濒湖脉学作者李时珍

濒湖脉学》,脉学著作,1卷。明·李时珍撰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李时珍晚号濒湖老人,此书撰于晚年,故名。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27脉形状、主病及相似脉鉴别。《四言诀》系李时珍父亲李言闻根据宋·崔嘉彦所撰《脉诀》删补而成,综述脉理、脉法、五脏平脉、杂病脉象及真脏绝脉等。内容切合临床实际,易于记诵,流传甚广,为初学中医学习脉法之阶梯。


  洪脉:下极大。《脉经》。来盛去衰。《素问》。来大去长。通真子。

  洪脉在卦为离。在时为夏。在人为心。《素问》谓之大。亦曰钩。滑氏曰:来盛去衰如钩之曲。上而复下。应血脉来去之象。象万物敷布下垂之状。

  詹炎举言:如环珠者非。《脉诀》:季夏宜之。秋季冬季。发汗通肠。俱非洪脉所 ..


  时珍曰: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讹谬,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池翁著《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


  长脉不大不小。迢迢自若。朱氏。如揭长竿末梢。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素问》。

  长有三部之长。一部之长。在时为春。在人为肝。心脉长。神强气壮。肾脉长。蒂固根深。经曰:长则气治。皆言平脉也。 

  【体状相类

  过于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满张,弦脉与长 ..


  实脉: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愊愊然《脉经》。

  愊愊。坚实貌。

  《脉诀》言:如绳应指来。乃紧脉。非实脉也。

  【体状

  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愊愊强,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

  【相类诗】

..


  虚脉:迟大而耎。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脉经》。

  崔紫虚:形大力薄。其虚可知。

  

  《脉诀》言:“寻之不足。举之有余。止言浮脉。不见虚状。”杨仁斋言:“状似柳絮。散漫而迟。”滑氏言:“散大而耎。皆是散脉。”非虚也。

..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脉经》)。参伍不调(《素问》)。如轻刀刮(《脉诀》)。如沾沙(《通真子》)。如病食叶。涩为阳气有余,气盛则血少,故脉来蹇滞,而肺宜之。《脉诀》言: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与《脉经》所,绝不相干。

  ..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脉经》。漉漉如欲脱。

  滑为阴气有余。故脉来流利如水。脉者。血之府也,血盛则脉滑。故肾脉宜之,气盛则脉涩。故肺脉宜之。

  《脉诀》:“按之即伏,三关如珠。不进不退。”是不分浮滑、沉滑、尺寸之滑也,今正之。

  【 ..


  数脉:一息六至。《脉经》。脉流薄疾。《素问》。

  数为阴不胜阳。故脉来太过。

  浮沉迟数脉之纲领。《素问》《脉经》皆为正脉。《脉诀》立七表八里。而遗数脉止于心脏。其妄甚矣。

  【体状

  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 ..


  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脉经》。

  迟为阳不胜阴。故脉来不及。

  《脉诀》言:重手乃得。是有沉无浮。一息三至,甚为易见。而曰隐隐。曰状且难。是涩脉矣。其谬可知。

  【体状

  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 ..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如绵里砂内刚外柔。杨氏。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沉脉法地。有渊泉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又谓之石。亦曰营。太过则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微。去如数者。病在中也。

  《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烂绵者,非也。”沉有缓数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