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春秋》 一书,记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乱世史事。已佚。今有元陶宗仪辑本和清黄奭辑本,黄氏辑本收入《汉学堂丛书》“子史钩沉”,比陶本完整。《说郛》宛委山堂本仅六节,而商务印书馆本更少,仅一节。今从黄本点校。
《九州春秋》 一书,记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乱世史事。已佚。今有元陶宗仪辑本和清黄奭辑本,黄氏辑本收入《汉学堂丛书》“子史钩沉”,比陶本完整。《说郛》宛委山堂本仅六节,而商务印书馆本更少,仅一节。今从黄本点校。
《郁离子》是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笔记。
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思想内容以道为本,得庄子精髓,兼与儒家形而下的用相结合。为刘基为天下后世“立言”的不朽名著,同时也反映了哲学思想。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亦称《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其译名分别出自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的求那跋陀罗、北魏的菩提流支、唐代于阗(今新疆和田)僧人实叉难陀。各译为四卷本、十卷本、七卷本。由于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早,更接近本经的原始义,因此流传广、影响大。我们也以四卷本为工作底本。针对佛僧对话,散文与诗句相互交叉的特点来进行标点和分段。
《穆天子传》,又名“周王传”、“穆王传”、“周穆王传”、“周穆王游行记”,是西晋时期发现的汲冢竹书的一种,撰者不详,一说成书于战国。
《穆天子传》以日月为序,分为六卷,记述了周穆王姬满游历天下之事。前四卷详细记载了周穆王驾八骏西巡天下,行程三万五千里,会见西王母之事。周游路线自宗周北渡黄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门,抵包头,过贺兰山,经祁连山,走天山北路至西王母之邦;又北行一千九百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旷原”,终自天山南路归都。第五卷,则叙述周穆王两次向东的旅游经历,沿途与各民族频繁往来赠答的事迹。第六卷记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
《穆天子传》所记周穆王游历之事,是我国文字记载中的最早的旅行活动。该书在古代部族和中外文化交流等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艺舟双楫,文艺教育读物。清包世臣撰。六卷。前四卷论文,评论古人作法,抒发己见,录己作书、序、碑传等文。后两卷为书法理论著作,阐述学书经验与心得,论述汉代以来书法用笔源流,以及为《书谱》辨误等。前后合编, 故为“双楫”。抑帖扬碑,对清中叶以后的书风变革颇有影响。有《翠琅玕馆丛书》、《艺术丛书》、《芋园丛书》、《艺林名著丛刊》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