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首 证四条)

  论曰∶原霍乱之为病也,皆因饮食,非关鬼神。夫饱食肫脍,复餐奶酪;陆百品,无所不啖;眠卧冷席,多饮寒浆;胃中诸食结而不消,阴阳二气,壅而反戾。阳气欲升,阴气欲降,阴阳乖隔,变成吐痢。头痛似破,百节如解,遍体诸筋,皆为回转。论证虽小而卒病之中最为可畏,虽临深履危,不足以喻之。养生者,宜达其旨,庶可免于夭横矣。

  凡霍乱务在温和将息,若冷即遍体转筋。凡此病定一日不食为佳,须三日少少粥食,三日以后可恣意食息,七日勿杂食为佳,所以养脾气也。

  大凡霍乱,皆中食脍酪及饱食杂物过度不能自裁,卧失覆不善将息所致,以此殒命者众。人生禀命,以五脏为主。夫五脏者,即是五行。内为五行,外为五味。五行五味,更宜扶抑。所以春夏秋冬,逆调理之,食啖不可过度。凡饮食于五脏相克者,为病相生无他。

  经曰∶春不食辛,夏不食咸,季夏无食酸,秋无食苦,冬无食甘。此不必全不食,但慎其太甚耳。谚曰,百病从口生,盖不虚也。四时昏食不得太饱,皆能生病,从夏至秋分,忌食肥浓,然热人好冷食,更与肥浓,兼食果菜无节,极遂逐冷眠卧,冷水洗浴,五味更相克贼,虽欲无病不可得也。所以病苦,人自作之,非关运也。书曰∶非天夭人,人中自绝命,此之谓也。

  凡诸霍乱,忌与米饮,胃中得米即吐不止,但与浓朴、葛根饮。若冬瓜叶饮,沾渍咽喉而不可多与。若服汤时随服吐者,候吐定乃止,诊脉绝不通,以桂合葛根为饮,吐下心烦。

  内热汗不出,不转筋脉急数者,可犀角合葛根为饮。吐下不止,发热心烦欲饮水,可少饮米粉汁为佳。若不止,可与葛根、荠 饮服之。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师曰∶呕吐而利,此谓霍乱。

  问曰∶病者发热头痛,身体疼,恶寒而复吐利,当属何病?师曰∶当为霍乱。霍乱吐利止而复发热也。伤寒,其脉微涩,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霍乱吐多者,必转筋不渴,即脐上筑。霍乱而脐上筑者,为肾气动,当先治其筑,治中汤主之,去术加桂心。去术者,以术壅故也。加桂者,恐作奔豚也。霍乱而脐上筑吐多者,及下多者,霍乱而惊,霍乱而渴,霍乱而腹中痛,呕而吐利。呕而利欲得水者,皆用治中汤主之。

  治中汤
  治霍乱吐下胀满,食不消化,心腹痛方。

  人参 干姜 白术 甘草(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顿服三剂。远行防霍乱,根据前作丸如梧子大,服三十丸。如作散,服方寸匕。服亦得。若转筋者,加石膏三两。(仲景∶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心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复用术。悸者加茯苓三两。渴欲得水者,加术合前共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合前共四两半。若寒者,加干姜合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一食顷,服热粥一升,微自温,勿发揭衣被也)。

  桂枝汤
  治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以此汤小和之(见十一卷篇中。)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治多寒,手足厥冷,脉细欲绝方。

  生姜(五两) 当归 芍药 细辛 桂心(各三两) 甘草 通草(各二两) 吴茱萸(二升)大 ?

  上九味 咀,以水六升,酒六升合煮,取五升,分五服。旧方用枣三十枚,今以霍乱病法多痞,故除之,如退枣入葛根二两佳。霍乱,四逆加半夏一合,附子小者一枚。若恶寒乃与大附子。

  四逆汤
  治吐下而汗出,小便复利,或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或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方。

  甘草(一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温分再服。强者可与大附子一枚,干姜至三两。(《广济方》∶若吐后吸吸少气及下而腹满者,加人参一两。)

  通脉四逆汤
  治吐利已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方。

  大附子(一枚) 甘草(一两半) 干姜(三两,强者四两)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二服,脉出即愈。若面色赤者,加葱白九茎。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逆,加生姜三两。咽痛,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皆与方相应,乃服之。(仲景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四顺汤
  治霍乱转筋肉冷汗出呕 者方。

  附子(一枚) 人参 干姜 甘草(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叶汤
  治霍乱吐利,已服理中、四顺等汤,热不解者方。

  竹叶(一撮) 小麦(一升) 生姜(十累) 甘草 人参 附子 芍药(各一两) 橘皮 桂心 当归(各二两) 白术(三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半,先煮竹叶、小麦,取八升,去滓,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上气者加吴茱萸半升即瘥。理中、四顺等皆大热,若有热,宜此汤(《古今录验》无芍药)。

  甘草泻心汤
  治妇人霍乱,呕逆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涎沫,可服小青龙汤。涎沫止,次治其痞可与此方。

  甘草(四两) 干姜 黄芩(各三两) 黄连(一两) 半夏(半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分六服。

  小青龙汤
  治霍乱呕吐方(见九卷伤寒上)。

  附子粳米汤
  治霍乱四逆,吐少呕多者方。

  中附子(一枚) 粳米 半夏(各半升) 干姜(仲景方无) 甘草(各一两) 大枣(十枚)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米熟,去滓分三服。

  理中散
  老年羸劣,冷气恶心,食饮不化,心腹虚满,拘急短气,霍乱呕逆,四肢厥冷,心烦气闷流汗,扶老方。

  麦门冬 干姜(各六两) 人参 白术 甘草(各五两) 附子 茯苓(各三两)

  上七味治下筛,以白汤三合服方寸匕。常服将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

  人参汤
  治毒冷霍乱吐利,烦呕,转筋肉冷汗出,手足指皆肿,喘息垂死,绝语音不出,百方不效,脉不通者,服此汤取瘥乃止。随吐续服勿止,并灸之方。

  人参 附子 浓朴 茯苓 甘草 橘皮 当归 葛根 干姜 桂心(各二两)

  上十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治霍乱蛊毒,宿食不消,积冷心腹,烦满鬼气方∶

  用极咸盐汤三升,热饮一升,刺口令吐宿食使尽。不吐更服,吐讫复饮,三吐乃住静止,此法大胜诸治,俗人以为田舍浅近之法,鄙而不用,守死而已,凡有此证即须先用之。

  治霍乱方∶

  扁豆 香薷(各一升)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单用亦得。

  治霍乱洞下不止者方∶

  艾一把,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良。

  又方 香 一把,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青木香亦佳。

  治霍乱吐下腹痛方∶

  桃叶煎汁,服一升立止,冬用皮。

  治霍乱引饮辄干呕方∶

  生姜五两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二服,高良姜亦佳。

  杜若丸
  治霍乱人将远行预备方。

  杜若 藿香 白术 橘皮 吴茱萸 干姜 人参 浓朴 木香 舌香 瞿麦 桂心薄荷 女萎 茴香上十五味等分为末,蜜丸如梧子,酒下二十丸。

  治霍乱永不发丸方∶

  虎掌 薇衔(各二两) 枳实 附子 人参 槟榔 干姜(各三两) 浓朴(六两) 白术(五两) 皂荚(三寸)

  上十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酒下二十丸,日三。武德中有德行尼名净明,患此已久,或一月一发,或一月再发,发即至死,时在朝太医蒋许甘巢之徒亦不能识,余以霍乱治之,处?

  凡先服石药人,因霍乱吐下服诸热药吐下得止,因即变虚,心烦,手足热,口干燥欲得水,呕逆迷闷,脉急数者,及时行热病后,毒未尽,因霍乱吐下仍发热,心胸欲裂者,以此解之方∶

  荠 人参 浓朴 知母 栝蒌根 茯苓 犀角 蓝子 枳实 桔梗 橘皮 葛根黄芩 甘草(各一两)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中热霍乱暴利,心烦脉数,欲得冷水者方∶

  新汲井水,顿服一升立愈。先患胃口冷者,勿服之。

  治霍乱医所不治秘方∶

  以童女月经衣合血烧末,酒服方寸匕,百方不瘥者用之。

  治霍乱转筋方∶

  用蓼一把去两头,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一作梨叶)。

  又方 烧旧木梳灰为末,酒服一枚。小者永瘥。

  又方 车毂中脂,涂足心下,瘥。

  治霍乱转筋入腹无奈何者方∶

  作极咸盐汤,于槽中暖渍之。

  又方 以醋煮青布拓之,冷即易。

  治转筋不止者方∶

  男子则以手挽其阴牵之。女子则挽其乳近左右边。

  灸法
  论曰∶凡霍乱,灸之或虽未能立瘥,终无死忧,不可逆灸。或但先腹痛或先下吐后,当随病状灸之。若先心痛及先吐者,灸巨阙七壮,在心下一寸。不效,更灸如前数。若先腹痛者,灸太仓二七壮,穴在心厌下四寸,脐上一夫,不止,更灸如前数。若吐下不禁,两手阴阳脉俱疾数者,灸心蔽骨下三寸,又脐下三寸,各六七十壮。若干呕者,灸间使各七壮,在手腕后三寸,两止,更灸如前数。若手足逆冷,灸三阴交各七壮,在足内踝直上三寸,廉骨际,末瘥,更灸如前数。若先下利者,灸谷门二七壮,在脐旁二寸,男左女右,一名大肠募。不瘥,更灸如前数。若下不止者,灸大都七壮,足大趾本节后内侧白肉际。若泄利所伤,烦欲死者,灸慈宫二十七壮,在横骨两边各二寸半,横骨在脐下,横门骨是,转筋在两臂及胸中者,灸手掌白肉际七壮,又灸膻中、中府、巨阙、胃脘、尺泽,并治筋拘头及足皆愈。走哺转筋,灸踵踝白肉际各三七壮。又灸小腹下横骨中央,随年壮。

  转筋四厥,灸两乳根黑白际各一壮。转筋,灸涌泉六七壮,在足心下当KT 趾大筋上。

  又大 ?

  手足,灸脐上一寸十四壮,自不动,勿复持之。又灸股里大筋,去阴一寸。霍乱转筋,令病人合面正卧,伸两手着身,以绳横量两肘尖,头根据绳下,挟脊骨两边相去各一寸半,灸一百壮,无不瘥此华佗法。霍乱已死有暖气者,灸承筋七壮。起死人,取绳量围足从趾至跟,捻取等折一半以度,令一头至跟踏地处,引 上至度,头即是穴。又以盐纳脐中,灸二七壮。

千金方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千金要方》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