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翻译注释

    译文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山石被冲刷激荡。士兵白衣红领整装待发,跟随他从曲沃奔赴疆场。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不欢乐的地方?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石白得发光亮。士兵白衣红袖整装待发,跟随他从鹄邑奔赴疆场。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地方?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水底山石映出粼粼波浪。我刚刚得到起事的命令,不敢轻易告人传播四方。

    注释
    ⑴扬:激扬。一说扬为地名。
    ⑵凿凿:鲜明貌。一说形容石头高低不平之状。
    ⑶襮(bó):绣有黼文的衣领,或说衣袖。
    ⑷从:随从,跟随。沃:曲沃,地名,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
    ⑸既:已。君子:指桓叔。
    ⑹云何:如何。云,语助词。
    ⑺皓皓:洁白状。
    ⑻绣:刺方领绣。
    ⑼鹄(hú):邑名,即曲沃;一说曲沃的城邑。
    ⑽其忧:有忧。
    ⑾粼粼:清澈貌。形容水清石净。
    ⑿命:命令,政令。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雅》、《颂》三个部分。《》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