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人攻宋,秦王大怒曰:“吾爱宋,与新城、阳晋同也。韩珉与我交,而攻我甚所爱,何也?”苏秦为韩说秦王曰:“韩珉之攻宋,所以为王也。以韩之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面事秦。王不折一兵,不杀一人,无事而割安邑,此韩珉之所以祷于秦也。”秦王曰:“吾固患韩之难知,一从一横,此其说何也?”对曰:“天下固令韩可知也。韩故已攻宋矣,其西面事秦,以万乘自辅;不西事秦,则宋地不安矣。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秦、韩之交。伏轼结靷西驰者,未有一人言善韩者也;伏轼结靷东驰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皆不欲韩、秦之合者何也?则晋、楚智而韩、秦愚也。晋、楚合,必伺韩、秦;韩、秦合,必图晋、楚。请以决事。”秦王曰:“善”。
翻译注释

      韩珉为齐国攻打宋国,秦王大怒说:“我爱宋国,与爱新城、阳晋是一样的。韩珉同我交往,却攻打我非常喜欢的地方,为什么呢?”

      苏秦为齐国游说秦王说:“韩珉攻打宋国,正是为了大王着想。凭齐国的强大,再加上宋国的辅助,楚、魏两国一定惊慌,只要他们一害怕,就一定会到西面来侍奉秦国。大王不损一兵一卒,不杀一人,不经过战争就可以割取安邑,这是韩珉为秦国祈求的事。”

      秦王说:“我本来就担心齐国的行动难以意料,一会儿合纵一会儿联横,你又这样说,为什么?”

      苏秦回答说:“天下诸侯本来使齐国可以理解了。齐国原来已经攻占了宋国,假如他们到西面来服事秦国,就可以借助拥有万辆兵车的秦国辅助自己;不到西面服事秦国,那么宋地也不会安宁无事。中原一带的白头说客,都处心积虑想离间秦、齐两国的邦交,那些伏在车前横木上,系好拉车皮带向西而来的说客,没有一个说应该亲近齐国的;另一些伏在车轼上,系好拉车皮带向东而去的说客,没有一个说应该亲近秦国的。他们都不想齐、秦两国联合,为什么?这就是魏、楚两国聪明,而齐、秦两国太傻了。魏、楚两国联合一定会窥采齐、秦两国的动静,齐、秦两国联合必然要图谋魏国、楚国,请您决断韩珉攻打宋国之事吧。”

      秦王说:“太好了。”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畔经离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