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左右嘿然莫对。管燕连然流涕曰:“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田需对曰:“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鹅鹜有余食;下宫糅罗纨,曳绮縠,而士不得以为缘。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翻译注释
管燕被齐王治罪,他对左右的门客说:“你们谁愿意和我去投奔其它诸侯呢?”左右的门客默不作声没有一人回答。管燕泣涕涟涟地说:“可悲呀!士人为什么容易得到而难以任用啊!”田需回答说:“士人三顿饭都不能吃饱,可是您的鹅、鸭还有剩余;后宫的美人穿着各种绫罗素绢,拖着绮绣细纱,可是士人不能与这些东西沾边。再说财物是您所轻视的东西,死亡却是士人所重视的事情,您不肯把所轻视的财物送给士人,却要求士人把所重视的生命奉献给您,由此可见,决不是士人容易得到却难以任用的问题。”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畔经离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