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与燕、赵为王,齐闭关不通中山之使,其言曰:“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欲割平邑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

  蓝诸君患之。张登谓蓝诸君曰:“公何患于齐?”蓝诸君曰:“齐强,万乘之国,耻与中山侔名,不惮割地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燕、赵好位而贪地,吾恐其不吾据也。大者危国,次者废王,奈何吾弗患也?”张登曰:“请令燕、赵固辅中山而成其王,事遂定。公欲之乎?”蓝诸君曰:“此所欲也。”曰:“请以公为齐王而登试说公。可,乃行之。”蓝诸君曰:“愿闻其说。”

  登曰:“王之所以不惮割地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者,其实欲废中山之王也。王曰:‘然’。然则王之为费且危。夫割地以赂燕、赵,是强敌也;出兵以攻中山,首难也。王行二者,所求中山未必得,王如用臣之道,地不亏而兵不用,中山可废也。王必曰:‘子之道奈何?’”蓝诸君曰:“然则子之道奈何?”张登曰:“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王苟举趾以见寡人,请亦佐君。’中山恐燕赵之不己据也,今齐之辞‘即佐王’,中山必遁燕、赵,与王相见。燕、赵闻之,怒绝之,王亦绝之,是中山孤,孤何得无废。以此说齐王,齐王听乎?”蓝诸君曰:“是则必听矣,此所以废之,何在其所存之矣。”张登曰:“此王所以存者也。齐以是辞来,因言告燕、赵而无往,以积厚于燕、赵。燕、赵必曰:‘齐之欲割平邑以赂我者,非欲废中山之王也,徒欲以离我于中山而己亲之也。’虽百平邑,燕、赵必不受也。”蓝诸君曰:“善。”

  遣张登往,果以是辞来。中山因告燕、赵而不往,燕、赵果俱辅中山而使其王。事遂定。

翻译注释

      中山与燕、赵两国准备称王,齐国封锁关隘,不准中山使者通行,他们声称:“我们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山只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小国,怎么能和我们的名位等同呢?”

      齐国想割让平邑来贿赂燕、赵两国,让它们出兵进攻中山。蓝诸君对此很忧虑。张登对蓝诸君说:“您对齐国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蓝诸君说:“齐国很强大,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与中山名位相等齐国觉得可耻,不惜割让土地贿赂燕、赵两国,让它们出兵进攻中山。燕、赵两国都好背弃盟约,贪求土地,我担心它们不会支持我们。往大说会危及国家,往小说也得废掉王号,怎么能让我不担心呢?”

      张登说:“请让我使燕、赵两国帮助中山君称王,这样此事就会平定下去,您想这么傲吗?”

      蓝诸君说:“这正是我所希望的。”

      张登说:“观在请您假做齐王,我来说服您,如果可以,就这样做。”

      蓝诸君说:“愿意听一听您是怎样说的。”

      张登说:“大王所以不惜割让土地贿赂燕国、赵国,出兵攻打中山,其实是想废掉中山君的王号。大王一定会说:‘是这样。’那么这样做大王不仅会破费钱财而且会遇到危险。割地贿赂燕、赵两国,这是增强敌人的力量;出兵进攻中山,这是首先挑起战祸。大王做这两件事,在中山寻求的东西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大王如果采用我的方法,土地不用割让,军队不用出动,中山君的王号就可以废掉。齐王一定会问:‘您的方法怎么样啊?”蓝诸君说:“那么您的方法究竟怎么样呢?”

      张登说:“请大王派重要的使者,让他对中山君说:‘寡人所以封锁关隘不让使者通行,是因为中山想同燕、赵两国独自称王,寡人没有从你们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因此封锁关隘。大王假如能抬脚来见寡人,请让寡人也来帮助您。’中山君害怕燕、赵不支持自己,现在大王传话说‘上帮助中山君称王’,中山君一定会暗中回避燕,赵两国,与大王相见,燕、赵两国听说后,一定会气愤地与中山断交,大王也趁此与中出断交,这样中山就孤立了,孤立无援,王号怎么能不废除呢?用这些话游说齐王,齐王能够听信吗?”

      蓝诸君说:“这样去说齐王就一定能听信,这是废掉王号的办法,用什么方法可以保存王号呢?”

      张登说:“这就是保存王号的办法。齐王用这番话来说中山君,就把这番话转告给燕、赵两国,使它们同齐国不再来往,加深中山同燕、赵两国的交情。燕、赵两国一定会说:‘齐国割让平邑贿赂我们,并不是想废除中山君的王号,只是想离间我们同中山的关系,自己好去亲近中山。’即使割让一百个平邑,燕、赵两国也一定不会接受。”

      蓝诸君说:“太好了。”于是派张登去了齐国,张登果然用这番话来游说。中山就转告燕、赵两国,不同齐国来往,燕、赵两国果然一同辅助中山,让中山君称王,事情就这样平定了。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畔经离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