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针补泻分寒热,泻寒补热须分别。拈指向外泻之方,拈指向内补之诀。
泻左须当大指前,泻右大指当后曳。补左次指向前搓,补右大指往上曳。
如何补泻有两般,盖是经从两边发。补泻又要识迎随,随则为补迎为泻。
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女别。男女经脉一般生,昼夜循环无暂歇。
两手阳经上走头,阴经胸走手指辍。两足阳经头走足,阴经上走腹中结。
随则针头随经行,迎则针头迎经夺。更为补泻定吸呼,吸泻呼补真奇绝。
补则呼出却入针,要知针用三飞法。气至出针吸气入,疾而一退急扪穴。
泻则吸气方入针,要知阻气通身达。气至出针呼气出,徐而三退穴开禁。
此诀出自梓桑君,我今授汝心已雪。正是补泻玄中玄,莫向人前轻易说。
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针灸专著,又名《针灸大全》,10卷。明杨继洲(济时)撰,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杨氏根据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简称《玄机秘要》),参考明以前20余种针灸学著作,并结合作者针灸临床经验编成此书。卷1首载仰、伏人周身总穴图,针道源流,次载《针灸直指》,包括选自《内经》、《难经》17篇有关针灸论述;卷2为周身经穴赋、百症赋、标幽赋等10篇针灸歌赋;卷3为五运、六气歌、百穴法歌等20篇歌赋及针灸问答;卷4为仰伏人尺寸图、背俞、腹部穴歌、中指取寸、九针论、针法补泻、针灸禁忌等;卷5为井荥俞原经合穴、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等;卷6、7为五脏六腑、十四经穴之主治、经穴歌、考证法、奇经八脉、经外奇穴等;卷8载《神应经》穴法及诸风、伤寒、痰喘咳嗽等临床各科疾病针灸取穴法;卷9选录各家针法及灸法,并附杨氏本人之针灸医案;卷10附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系现存最早之小儿按摩专书,赖此书之转载而得以流传)。本书较全面论述针灸理论、操作手法等,并考定腧穴名称和部位,记述历代名家针灸医案,为对明以前针灸学术的又一总结,是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