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刘禹锡杂曲歌辞·宜城歌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花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刘禹锡别友人后得书因以诗赠
前时送君去,挥手青门桥。路转不相见,犹闻马萧萧。 今得出关书,行程日已遥。春还迟君至,共结芳兰苕。
刘禹锡观柘枝舞二首
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神飙猎红蕖,龙烛映金枝。 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翘袖中繁鼓,倾眸溯华榱。 燕秦有旧曲,淮南多冶词。欲见倾城处,君看赴节时。 山鸡临清镜,石燕赴遥津。何如上客会,长袖入华裀. 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
刘禹锡翠微寺有感
吾王昔游幸,离宫云际开。朱旗迎夏早,凉轩避暑来。 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龙髯不可望,玉座生尘埃。
刘禹锡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
寂寂重寂寂,病夫卧秋斋。夜蛩思幽壁,槁叶鸣空阶。 南国异气候,火旻尚昏霾。瘴烟跕飞羽,沴气伤百骸。 昨闻凯歌旋,饮至酒如淮。无战陋丹水,垂仁轻槁街。 清庙既策勋,圆丘俟燔柴。车书一以混,幽远靡不怀。 逐客憔悴久,故乡云雨乖。禽鱼各有化,予欲问齐谐。
刘禹锡磨镜篇
流尘翳明镜,岁久看如漆。门前负局人,为我一磨拂。 萍开绿池满,晕尽金波溢。白日照空心,圆光走幽室。 山神妖气沮,野魅真形出。却思未磨时,瓦砾来唐突。
刘禹锡咏古二首有所寄
车音想辚辚,不见綦下尘。可怜平阳第,歌舞娇青春。 金屋容色在,文园词赋新。一朝复得幸,应知失意人。 寂寥照镜台,遗基古南阳。真人昔来游,翠凤相随翔。 目成在桑野,志遂贮椒房。岂无三千女,初心不可忘。
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
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 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
刘禹锡酬乐天小亭寒夜有怀
寒夜阴云起,疏林宿鸟惊。斜风闪灯影,迸雪打窗声。 竟夕不能寐,同年知此情。汉皇无奈老,何况本书生。
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杏园花下饮有怀见寄
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 三春看又尽,两地欲如何。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