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刘禹锡和乐天烧药不成命酒独醉
九转欲成就,百神应主持。婴啼鼎上去,老貌镜前悲。 却顾空丹灶,回心向酒卮。醺然耳热后,暂似少年时。
刘禹锡发苏州后登武丘寺望海楼
独宿望海楼,夜深珍木冷。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碧池涵剑彩,宝刹摇星影。却忆郡斋中,虚眠此时景。
刘禹锡牛相公留守见示城外新墅有溪竹秋月亲情多往…兼命同作
别墅洛城外,月明村野通。光辉满地上,丝管发舟中。 堤艳菊花露,岛凉松叶风。高情限清禁,寒漏滴深宫。
刘禹锡思归寄山中友人
萧条对秋色,相忆在云泉。木落病身死,潮平归思悬。 凉钟山顶寺,暝火渡头船。此地非吾士,闲留又一年。
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
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风鸣骕骦马,日照老莱衣。 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刘禹锡酬杨侍郎凭见寄
十年毛羽摧颓,一旦天书召回。 看看瓜时欲到,故侯也好归来。
刘禹锡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刘禹锡春日退朝
紫陌夜来雨,南山朝下看。戟枝迎日动,阁影助松寒。 瑞气转绡縠,游光泛波澜。御沟新柳色,处处拂归鞍。
刘禹锡有獭吟
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先祭不敢食,捧鳞望青玄。 人立寒沙上,心专眼悁悁。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 呼儿贯鱼归,与獭同烹煎。关关黄金鹗,大翅摇江烟。 下见盈寻鱼,投身擘洪连。攫拏隐鳞去,哺雏林岳巅。 鸱乌欲伺隙,遥噪莫敢前。长居青云路,弹射无由缘。 何地无江湖,何水无鲔鳣.天意不宰割,菲祭徒虔虔。 空馀知礼..
刘禹锡经东都安国观九仙公主旧院作
仙院御沟东,今来事不同。门开青草日,楼闭绿杨风。 将犬升天路,披云赴月宫。武皇曾驻跸,亲问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