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郑孝胥简介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书法家。福建省闽侯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得力于北魏碑。所作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郑孝胥续海藏楼杂诗·其一
党人倡仇满,屠戮及妇孺。享国诚有毒,无辜彼何与。淩弱而暴寡,不义我所恶。独怪亿万心,亦有亿兆诅。蒸民丧懿德,孰可以理喻?夷齐独叩马,忤世良弗顾。
郑孝胥赵尧生侍御属题万松深处卷子
入山恨不深,入林恨不密。苟非达人者,此事殆难必。去年在京师,恣意寻松栝。一访仁慈寺,数过法源刹。当时有所咏,出语极哀裂。知音或先觉,果尔国不活。吾曹当饿死,避世未为洁。流离携短卷,俯仰愧明哲。云间松层层,屋顶山齾齾。世外多此境,不去定何说?君今曷自题,遣意向幽绝。梦中闻松涛,洒然解烦热。
郑孝胥味雪轩图
辨味必以口,未可与言味。雪味味尤玄,孰解推其意?味雪味在茶,舌本得深致。非甘亦非淡,仙境吸沆瀣。或疑味在梅,疏枝耿窗外。天花正交舞,幽香忽微至。又疑味在酒,却寒宜薄醉。冲然适其适,醇旨若可会。不然味在诗,思发觉有异。雪中获神助,逸语夐出世。寻味入非非,得味自天际。试约轩中人,冲寒共驴背。
郑孝胥答樊云门冬雨剧谈之作·其三
穷愁良易工,忧患宁爱好。奋飞抉世网,结习犹烦恼。午怡论诗骨,见谓饥不饱。心知小潺湲,河海愧浩渺。何期樊山老,闽荔喻益巧。荔甘而诗涩,唐突天下姣。庶几比谏果,回味得稍稍。嗜涩转弃甘,攒眉应绝倒。
郑孝胥刘步溪见语闽事并示新作
闽士褊狭自风气,我闻刘君言小异。汀漳水利可当闽,此议堂堂起人意。建溪高屋如建瓴,水力驱机天所遗。谁能断取万丈瀑,激电鞭霆作机事。富以其邻我何害,反掌当令收万倍。莫从鼠窟寻生活,且引眼光出牛背。老夫岂妄众勿讶,或君不哂前言戏。深人作诗语不浅,多歧徘徊犹堪味。我如冯妇耻攘臂,技痒自嫌囊底智。誓心铁石问韬庵,晚节相期在风义。
郑孝胥陈仁先南湖寿母图
幽居得胜情,性中有真乐。南湖奉母地,羡子专一壑。吾观子养志,所贵在天爵。娱亲惟节义,菽水岂为薄。彼苍焉置子,山水聊可著。岩翠晓窥窗,波光晚摇阁。氤氲助舞綵,酣适等飞酌。诗心穷灵奇,觅句如采药。长生乃固有,仙骨自矍铄。摛辞散原叟,奥旨匪轻作。挥毫玉梅庵,妙手试般礴。杭州咫尺耳,辟地苦自缚。披图恍登堂,咏叹破寂寞。
郑孝胥樱花
朝日满园春过半,绝艳为云云欲散。徘徊已倦更淹留,醉梦虽酣难把玩。微红渐褪旋成晕,浅碧独倾尤有韵。一年能得几日看,却对半开愁烂漫。
郑孝胥爱苍示听松诗因及涛园种松事赋此答之
般若台前松风吼,以涛名园从许友。乌山戴石石戴松,石上翻涛山欲走。山荒松老何人识,共爱瓯香名在口。忽看园址变祠堂,更种新松伴苍叟。问公出山今几岁,满眼沧桑又阳九。岁寒后凋空太息,为我言松黯回首。未能相从归踞石,想见松阴可盈亩。夜深涛作谁来听,二老英灵定携手。
郑孝胥爱菊二首简陈仁先·其一
爱菊爱其淡,菊类晚愈奇。岂能遂不爱,臭味殊差池。秋花复当令,佳种忍弃遗。恨不起渊明,究穷花之姿。颇疑东篱意,匪逐世情移。尚淡不尚奇,此理将语谁?
郑孝胥刘宣甫六十生日
宣南游迹光绪初,忍庵西斋尝共居。读经声中温旧梦,此味忘老真有馀。蘧氏行年六十化,吾侪不化诚空过。出头且放与诸郎,虎变龙摅任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