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郑孝胥简介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书法家。福建省闽侯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得力于北魏碑。所作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郑孝胥又为思缄题所藏二帖·其一
官帖久纷纭,何处寻用笔。墨卿与古人,相见太虚室。
郑孝胥九月二十二日残夜
四更月方午,寒彩怯举首。太空洞凝碧,粲粲著星斗。人间空睡乡,独起吾何有。稍怜东方白,世事信难久。启明尔何疑,光影且相守。
郑孝胥张忠武挽诗
受爵于公朝,拜恩于私室。大义久不明,知己皆私昵。将军义国恩,成败弗所恤。依违为袁氏,晚举犹未失。惜哉群疑萃,一蹶太仓卒。平生欠谋面,忠烈感吾笔。使我早识公,救败岂无术。犹当歌正气,坐待桑榆日。
郑孝胥十月初四日残夜·其一
柝声极分明,冒寒行且击。不疾亦不徐,远去入寥阒。何人为注听,冥漠自效力。万死趋功名,未若抱关客。
郑孝胥五月十七日
子藏不复见,万事已云毕。我如魂之游,犹然视白日。幽明如一逝,何者为真实。一棺已入土,馀地足同穴。地下恐无知,生存独难别。行时畏回顾,扫榻留虚室。去来定何归,放歌聊作达。
郑孝胥伤逝·其三
去年菊花时,廊下偶携手。花前憔悴人,怅然若难久。当时苦无觉,轻别将谁咎。一悲悲何穷,倏忽馀鳏叟。
郑孝胥二月初六日进呈二诗·其二
宽则得众理不易,居上不宽何足观。明何谓能别善恶,何何为明明亦昏。知人善任古所重,用人不疑乃至言。有天下者视其量,意度阔略为本根。圣资聪睿愿勿用,涵盖天地苏元元。此理至深孰能解,责难敢以陈至尊。
郑孝胥夜起庵杂诗·其二
昧爽趋行在,二年如一日。我心非有求,吾道贯于一。持是将安穷,前途黑如漆。暗飞能自照,宵行亦奚失。
郑孝胥海中峭立孤峰舟过其下
破岩如颓墙,突兀立穷海。群鸥舞惊涛,坠日射寒彩。有情必见赏,终古谁能待。桑田定何时,滔天尔犹在。
郑孝胥二十七日残夜
缺月馀半规,烂烂犹至昼。玉玦俄成钩,翻出太白后。残宵袖手人,不与世竞走。先登徒取败,无继欲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