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郑孝胥简介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书法家。福建省闽侯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得力于北魏碑。所作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郑孝胥三月初十日夜直·其一
主辱臣不忧,或乃以为快。盗臣犹称臣,大盗不以械。楚歌殊逼人,耳熟亦无怪。忍能扼其吭,毒螫过蜂虿。远臣来禁近,力抗甚矣惫。梦中天压已,无助理当败。
郑孝胥宿日光山半米屋湖楼
我适来从万山底,目极巉岩高未已。谁知林际透湖光,水静山閒数十里。高楼临水欣小憩,微雨掠湖云正起。复于云罅露奇峰,压楼插天此何理。凌晨拿舟绝湖去,晓日破寒殊可喜。霜枫耀眼与日争,使日无光谁恋尔。雨山青厓碧堂叟,肯傍海藏穷父子。胸中晴雨尚氤氲,馀味莫矜茶饭美。
郑孝胥苦热行
人言日中有黑子,太白白昼吐光芒。毒热十日果不解,脆嫩劳促纷死亡。老夫日出趋行在,雨汗说书能安详。小楼床榻皆炙手,闭户独坐真探汤。冰如羊脂瓜翡翠,意表难释同渴羌。或称竹篷可避暑,我谓掩郁终非良。昨宵视天起残夜,风从何来徐褰裳。银河西流斗北挂,海气倒泻倾肌凉。飘然仙去不可执,瑶池琼阙生肝肠。挥手浊世便轻举,耿耿微月犹相望。
郑孝胥述菊三
秋深气悲天欲霜,荷枯桂落昼始凉。篱根百本叶转盛,吐蕊未破先含芳。园丁辨类若指掌,千百不爽何精详。奇姿异色穷意态,风馨日耀随低昂。浓者非肥澹非瘦,逸者疑狷疏者狂。孤花单枝足谛玩,傲兀不屑脂粉妆。风怀洗尽愈跌宕,如对高士谈沧桑。一春红紫丝管腻,解秽羯鼓殊慨慷。会心庶为知者道,自怪秋气归诗肠。
郑孝胥庸庵尚书七十生日
黑头几人膺重寄,投老海滨能避世。不教子弟逐时流,易待谁堪匹高义?花近楼中十五年,年年诗捲积忧天。须眉如画心情在,暂许歌声到酒边。
郑孝胥七月二日偕查峻丞郭啸麓唐立庵刺船淼薮
水光映林林掩水,隐约扁舟没葭苇。一往离披薮愈深,水复林重凡几里。孤亭瘦塔常在望,再转三回犹可指。豁然人意与云平,疑有秋声撇波起。
郑孝胥曹纕衡昧爽见访·其一
中夜起待旦,初非欲人知。好我且信我,可感孰若斯?昧爽闻叩门,是子决不疑。欢笑苦未足,促坐同啜糜。我室虽云迩,里许劳奔驰。来时肝肺热,去时怀抱怡。气类喻针芥,圣者难言之。持此默自讼,无端殆儿嬉。岂同访戴人,兴尽情遽移。
郑孝胥严氏三耄耋图
琼道杨霞举,八十父祖存。其父百二十,名父杨叔连。祖名父宋卿,百有九五年。奉使李守忠,太平兴国间。邀李诣其家,远祖鸡窠仙。状貌若小儿,数代在一门。事出《洞微志》,殆非无稽言。吾披严氏图,其事媲昔贤。夫妇必偕老,异禀疑由天。子云仁者寿,岂非人事焉。养气兼积善,可使生命延。久生阅世乱,空思太平民。
郑孝胥杂诗·其二
一月凡几日,默数我将去。缺月渐如钩,徘徊惜向曙。友朋见不易,简要择所语。家人话稍繁,欢喜若初聚。小别虽甚惯,世变良可惧。共誇吾未老,自省入迟暮。检书且拂案,莫动起坐处。秋风我复归,此景还成故。
郑孝胥郭啸麓求题其祖远堂中丞手写十三经
举业销磨官显达,毕生何时得暇日。精勤首尾知几年,笃得恒心信无匹。栩楼避地抱遗书,朋辈惊服还嗟吁。背经泻水初就傅,老我梯云忆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