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
夜邀潭底影,玄酒颂皇仁。
作者
-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简介
《无题·禹域多飞将》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3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写国民党对共产党革命根据地难民的轰炸,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行为的谴责。全诗巧用反语,引古讽今。
注释
禹城:相传大禹治水后,把中国分为九州,后来就有人称中国为禹城。飞将:这里是指国民党和日军的空军。
蜗庐:像蜗牛一样的房屋。指极简陋的住处。逸民:古时的隐士,这里是指反抗国民党统治的人民。
潭:深水,潭底影指诗人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玄酒:上古时一种黑色的饮料。颂皇仁:歌颂皇帝的仁德。
译文
中国多的是“飞将军”,而破草棚中只剩下死里逃生的穷百姓。
到晚间招来水潭里自身的影子作伴,拿清水祭颂皇上的仁德。
赏析
创作背景
据《鲁迅日记》,此诗是1933年6月28日应黄萍荪索书而写。黄萍荪托郁达夫请鲁迅写字,鲁迅即回以此诗。当时,正是国民党消极抗日派在日本步步紧逼之际,高叫“攘外必先安内”,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军事围剿,用飞机轰炸根据地人民之时,作者鲁迅作此诗以痛斥他们的行为。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幽默与冷嘲特色的政治讽刺诗。作者巧妙地将幽默与冷嘲相结合,嬉笑与怒骂为一体。在幽默与嬉笑中,蕴含着谴责,在冷嘲与怒骂中,深藏着犀利的攻击。既无情地揭露与控诉了日本和国民党消极抗日派虐杀人民的罪行,又对遭蹂躏与残害的人民群众,寄予真挚的关怀与深切的同情。
这首诗诗句虽简短,却意境高远,构思精巧,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诗的前三句铺垫蓄势,结句则升腾“显志”。一、二两句写实,勾勒出“禹域”被蹂躏。“逸民”被杀戮的凄寒惨象。这两句,既进行鲜明对比,又构成因果关系。“禹域”上空的“飞将”,与地上“蜗庐”中的“逸民”,对比强烈而鲜明。前句为因,后句为果。“飞将”愈“多”,则“禹域”愈险,“逸民”愈惨。一个“多”字,极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消极抗日派轰炸之盛,一个“剩”字,状写了他们对人民戕害之惨。一“多”一“剩”,既是对敌暴行的揭露与控诉,也是对人民苦难的关心与同情。第三句在前二句写实的基础上,为结句蓄势而过渡;一个“邀”字,形象又逼真地状写了“逸民”死里逃生的孤独与凄寒的心境。结句则在前三句铺垫蓄势的基础上,诗意陡然升腾飞跃,如“银瓶乍破”,洪涛决堤。在此,作者将久积于心的满腔怒气,借“玄酒颂皇仁”的反语,倾泻出来。一个“颂”字,意味深长,既含有辛辣的讽刺,又隐藏着控诉,将他们的“王道”、“仁政”,揭露无余。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两点:一是含蓄的讽刺,也就是冷嘲,从字面上往往不易看出来,而实则含有对国民党政权的深刻抨击和辛辣讽刺;二是貌似夸张(对飞机轰炸情况的形容),实际上是对当时现实的高度概括,高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