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

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明.李时珍著。 五十二卷。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000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10000余。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 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释名
茭米、雕蓬、雕苽、雕胡

气味
甘,冷,无毒。

主治
止渴。解烦热,调肠胃。

附方
菰本作苽,茭草也。其中生菌如 ..


释名
饭豆、眉豆、白目豆、甘豆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调中益气,健脾益肾。



释名
狸豆、虎豆、狗爪豆、八升豆

气味
甘微苦,温,有小毒。

主治
治脾胃虚寒、胃脘痛、咳嗽

附方..


气味
甘,温,无毒。忌猪肉。

主治
湿腿疼,胃部胀满,气虚乏力。可以滋润肌肤,益颜色,肥健人。肥人勿服。慈禧太后最爱吃的“菀豆黄”就是这样来的。

附方
治疗 ..


释名
草钟乳、起阳草。

气味
韭:辛、微酸、温、涩、无毒。
韭子:辛、甘、温、无毒。

主治
胸痹急痛(痛如锥刺,不能俯仰,自汗)。用生韭或根五斤,洗净捣汁服。
..


释名
芤、菜伯、和事草、鹿胎。

气味
(葱茎白)辛、平;叶温;根、须、汁并无毒。

主治
感冒同寒。用葱白一把、淡豆豉半合,泡汤服,取汗。
伤寒头痛。用连须葱白半斤、生 ..


释名
叫,钓子、火葱、菜芝、鸿荟。

气味
(薤白)辛、苦、温、滑、无毒。

主治
胸痹(胸痛彻心,喘咳气短,喉中燥痒,寸脉沉迟,关脉弦数)。用栝楼实一枚、薤白半斤,加白 ..


释名
灵芝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泻血脱肛。有石耳五两(炒)、白枯矾一两、密陀僧半两,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在。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明目益精。久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