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该书始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十月。
《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每天看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
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代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诸校尉
屯骑校尉
陶氏《职官要录》曰: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案:晋官,晋承汉置,以为宿卫官,各领千兵。兴宁三年,桓温奏省五校尉。永初元年复置,以叙勋旧。
《东观汉记》曰:刘磐字仲兴,兼屯骑校尉。时五校官显职闲,府寺宽敞, ..
○仪同
《东观汉记》曰:邓骘字昭伯,延平元年拜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始自骘也。
《蜀志》曰:黄权降,魏文帝善之,景初三年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王隐《晋书》曰:太始七年,以郑袤为司空。天子临轩,遣使就第拜授。袤遣息称疾,上送印绶 ..
○太子太师
《六典》曰:太子三师,以道德辅教太子者也,止於动静、起居、言语、视听,皆有以师焉。
《礼记·文王世子》曰: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於中,发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怿。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
○太子宾客
《六典》曰: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而先后焉。凡皇太子有宾客宴会,则为之上齿。
《汉书》曰: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致商山四皓,以为宾客。又孝武帝为太子,立博望苑以使通宾客,则其义也。
○太子詹事
..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
《六典》曰:左赞善大夫,掌翊赞太子以规讽也。皇太子出入动静,苟非其德义,则必陈古以箴焉。右赞善大夫,掌如其左。凡皇太子朝,宫臣则列於右阶之下。
《唐书》曰:贞元十六年,以山人崔芊为右赞善大夫,充太子侍直,新名也。
○太子洗马< ..
○太子率更令
《六典》曰:率更令之职,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刻漏之政令。凡皇太子释奠於先圣先师,讲学齿胄,皆总其仪注,而为之导引。若皇太子备礼出入,乘轺车,位亚家令焉。
《汉书》曰:颜师古注曰:"掌知漏刻曰率更。"
《续< ..
○王师
《汉书》曰:王式,字翁思,东平人。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废,昌邑群臣皆下狱。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於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臣以三百五篇谏,是以无谏书。"使者以闻,亦得减死 ..
○从事中郎
《魏志》曰:韩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操。知世将乱,不应三公之命,与同好数人隐居於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从事中郎。
《吴志》曰: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学,善《诗》、《书》、《三礼》。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齐名 ..
○司隶校尉
《通典》曰:司隶,周官也。掌五隶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五隶,谓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也。物谓衣服、兵器之属。)帅其民而捕其盗贼。
《汉书》曰:诸葛丰为司隶校尉,无所回避,京师为之语曰:"间何阔,逢诸葛。"言间者何久阔不相见,以逢诸葛故也 ..
○都督
《晋书》曰:杜预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南土美而谣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又曰:陶侃为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饥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蒙济赖。
又曰: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招俊以礼,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