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作者李昉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该书始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十月。 
《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每天看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
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代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机略一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者当敌,奇兵从旁击其不备。)故善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终而复始,日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故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闻。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以喻奇正无穷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 ..


  ○机略二

  《史记》曰:韩信伐赵,引兵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而望赵军,(如淳曰:萆音蔽,依山自覆蔽也。)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帜。"乃使万人先行,背水阵。赵军望见,大笑。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 ..


  ○机略三

  《后汉书·朱隽传》曰:赵弘据宛城,隽因急击弘,斩之。贼馀帅韩忠复据宛拒隽。隽兵少不敌,乃张围结垒,赴土以临城内,因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卒五千,掩其东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惧乞降。司张超及徐璆、秦颉皆欲听之。隽曰:"兵有形同而 ..


  ○机略四

  《魏志》曰:曹公西征超,与超夹关为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度蒲坂津,据河西为营。公由潼关北渡,未济,超赴急战。公放牛以饵贼,贼乱取牛,公得度,循河为甬道而南。贼退,距渭口,公乃多设疑兵,潜以 ..


  ○机略五

  王隐《晋书》曰:隆子咸为成都王,前锋陆机攻长沙王乂於石桥。将士器仗严利。长沙王所统冠军司王瑚率众讨咸,咸坚不动。瑚乃使数十骑下缚戟於鞍头,放令伺咸,又使数十骑各刺所放马,马惊奔咸军,军即 ..


  ○机略六

  《宋书》曰:武帝遣将朱龄石伐谯,纵於蜀。帝曰:"往年,刘敬宣黄武无功而退。贼谓我今应从外水往,而料我当出其不意,犹从内水来也。如此必重兵守涪城,以备内道。若向黄武,正堕其计。今以大众自外水取成都,疑兵出内水,此制敌之奇也。"而虑此声先驰,贼审虚实,别有函书,全封付 ..


  ○机略七

  《三国典略》曰:周贺若敦、陈侯瑱相拒於湘州。敦恐瑱知其粮少,乃於营内聚土,覆之以米,召其侧近村人,扬有所访,令其遥见。瑱闻以为实,乃据守要险,以老敦师。敦又增修壁垒,示以持久。初,土人乘轻骑,载米粟、笼鸭以饷瑱军。敦患之,乃伪为土人,装内甲士其中 ..


  ○机略八

  《隋书》曰:杨义臣与汉王将乔锺葵相拒。义臣自以兵少,悉取军中牛驴,得数千头,复令兵数百人,有持一鼓,潜驱之涧谷间,出其不意。义臣晡后复与锺葵战,兵初合,命驱牛驴者疾进。一时鸣鼓,尘埃张天,锺葵军不知,以为伏兵发,因而大溃,纵击破之。以功进位上大将军

..


  ○料敌上

  《孙子》曰:用兵之道,校之以五计而索其情。(索其胜负之情。索,搜索之义也。)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道德智能,主君也。先当校两国之君主,知能否也。若荀息断虞公贪而好宝,宫之奇懦,不能强谏。)天地孰得?(视两军所据,知谁得天时地利。)法令孰行?(设而不犯,犯而必诛。号出令知谁能施行也。)兵众孰 ..


  ○料敌下

  《宋书》曰:晋义熙五年二,伪燕王慕容超大掠淮北。三月,帝抗表北伐,以丹阳尹孟昶监中军留府事。乃浮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步军进琅琊。所过筑城留守。超大将军公孙五楼请断大岘,坚壁清野以待。超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