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作者李昉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该书始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十月。 
《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每天看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
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代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椁

  《周礼·地官·闾师》曰:凡庶民不树者不椁。

  《礼记·檀弓上》曰:子游曰:"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言之。"

  《礼记·檀弓 ..


  ○葬送一

  《易下·系》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衣之以薪而埋之於中野。)不封不树,丧其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尚书》曰:周公在丰,(致政,老在丰也。)将没,欲葬成周。周公薨,成王葬于毕。(成王不敢臣周公,故归 ..


  ○葬送二

  《东观汉记》曰:邓弘薨,有司复请加谥曰昭成君。发五校轻车骑士为陈,至葬所。所施皆如霍光故事。皇太后皆曰门生,挽送。

  谢承《后汉书》曰:邓晨尚世祖姊新野公主。主为王莽兵所害。及薨,诏备主官属法驾,招迎主魂,与晨合葬於北邙。

  谢承《 ..


  ○葬送三

  《晋中兴书》曰:东王越妃裴氏,痛越棺柩被焚,乃招魂,葬越於丹徒。中宗以为非礼,下诏曰:"夫冢以藏形,庙以安神。今世招魂葬者,是埋神也。其禁之。"

  《后魏书》曰:韩延字显宗,为虎牢镇将。初,延曾往柏谷坞,有鲁宗之墓,有终焉之志。因谓子孙曰:"我不 ..


  ○葬送四

  《吴越春秋》曰:早平门外麋湖西城者,麋王城也。与越王遥战,越王杀麋王,麋王无头,骑还武里,乃死,因留葬武里城中。以午日死,至今武里午日不举火。

  又曰:吴王阖闾有子女怨王,乃自杀。阖闾痛之甚,葬于昌门外。凿地为池,积土为,文石为椁 ..


  ○冢墓一

  《说文》曰:冢,高坟也。垄,丘也。墓,兆域也。

  《释名》曰:冢,肿也。像顶之高者肿起也。墓,孝子思慕之处也。丘陵像其形也。

  《书》曰:武王克商,封比干之墓。

  《周礼》曰: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一 ..


  ○冢墓二

  《宋书》曰:王玄谟从弟玄象,位下邳太守。好发冢,地无完椁。时人间垣内有小冢,坟上殆平。每朝日初升,见一女子立冢上,近视则亡。或以告玄象,便命发之。有一棺尚全,有金铜人以百数。剖棺,见一女子,可二十,姿质若生,卧而言曰:"我东王家女,应生。资财相奉 ..


  ○冢墓三

  《三秦记》曰:昭帝母钩弋夫人居甘泉宫,三年不反,遂死。即葬之,以千人营葬,故有千人葬,名曰"思合墓"。

  徐广《晋记》曰:关中发汉杜霸二陵、薄太后棺,面如生矣。

  《吴录》曰:范慎字子敬,在武昌自造冢,名作"长室"。时与宾客作乐鼓吹,入中宴饮。

..


  ○冢墓四

  《礼论》曰:问:"君将临墓,主人先以除身无服。将若不哭,主人当哭否?"贺循答之:"凡君臣民,皆须先君哭,礼也。此祭君宜哭,则主人不敢以哭烦君耳。"

  又曰:问:"墓中有何面为上?"荀纳以为缘生奉终,宜依礼坐。蔡谟难,据周公明堂位东西,以此为上,与 ..


  ○吊

  《周礼·丧祝》曰:王吊,则与巫前。(郑司农注:丧祝与巫以桃茢执戈在王前。)

  又《司巫》曰:男巫,王吊则与祝前。女巫,后吊则与祝前。(女巫与祝前,后如王之礼。)

  又《太仆》曰:太仆掌三公孤卿之吊劳,(王使往也。)小臣掌士大夫之吊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