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作者李昉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该书始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十月。 
《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每天看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
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代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鼓

  《俗通》曰:鼓,不知谁所造。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万物皆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

  《尔雅》曰: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大鼗谓之麻,小者谓之料。徒击鼓谓之咢。(郭璞注曰:《:"或歌或咢"。鼖 ..


  ○琵琶

  《释名》曰:琵琶,本胡中上所鼓。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因以为名。

  《晋书》曰:石季伦善弹琵琶。

  《宋书》曰:庾仲文为吏部尚书,好货,先与刘德愿殊恶。德愿自持琵琶甚精丽,遗之,便复款然。 ..


  ○觱篥

  《乐部》曰:觱篥者,笳管也。卷芦为头,截为管,出於胡地。制法角音,九孔漏声,五音咸备。唐以编入卤部,名为笳管,用之雅乐,以为雅管。六窍之制,则为凤管,旋宫转器,以应律管者也。

  《通典》曰:筚篥本名悲篥,出於胡中,其声悲。(或儒者得 ..


  ○叙文

  《易·贲卦·象》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春秋》襄二十五年《传》曰:郑子产献捷于晋,(献入陈之功。)士庄伯不能诘。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论语》曰:孔子< ..


  ○

  《文心雕龙》曰: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尧有《大唐之歌》,虞造《南之诗》,观其二文,词达而已。及大禹成功,九序惟歌;少康败德,五子咸讽:顺美匡恶,其来久矣。自商 ..


  ○赋

  《序》曰:诗有六义焉,一曰,二曰赋。

  《释名》曰:赋,敷也。敷布其义,谓之赋也。

  《汉书》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智深美,可以与图政事,故可以列为大夫也。春秋之后,周道浸 ..


  ○颂

  《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

  又曰:《烝民》,尹吉甫美宣王也。其诗曰:"吉甫作颂,穆如清。"

  陆机《文赋》曰:颂则优游以彬郁。

  《文章流别论》曰:颂,诗之美者 ..


  ○碑

  《释名》曰: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于是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为焉,故建道陌之头,名其文谓之碑也。

  《文心雕龙》曰:碑者,裨也。上古帝皇,纪号、封禅,树石裨岳,故曰碑也。周穆纪迹于弇之石,亦古碑之意也。又宗庙有 ..


  ○铭

  《释名》曰:铭者,述其功美可称名也。

  《礼记·祭统》曰:铭者,论撰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顺也。明示后世,教也。夫铭者,一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故..


  ○御制上

  《尚书·皋陶谟》曰: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隳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