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该书始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十月。
《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每天看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
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代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政治一
《释名》曰:政者,正也,下所以取正也。
《周礼·天官》太宰之职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读为悬。)治象之治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太宰以正月朔日布王治之事于天下,至正岁,又书而悬于象魏,振木铎以徇之,使万民观焉。小宰亦 ..
○治政二
《史记》曰:鲁公伯禽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於齐,五月而报政。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 ..
○治政三
《管子》曰: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危可安,覆可起,灭不可复措也。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又曰: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 ..
○贡赋上
《家语》曰:哀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戾,则民寿矣。"
又曰:子贡问於孔子曰:"昔者齐君问政於夫子,夫子曰:'政在节财';鲁君问政 ..
○贡赋下
《汉书》曰:孝文时,晁错说上,令人入粟得以拜爵。边食足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足支一岁已上,可时赦,勿收农人租。如此德泽加於万人。帝从之。后天下充实,乃下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谓本末者无以异也。(本,农也。末,贾也。言农与贾俱出 ..
○赋敛
《周礼·天官下·掌皮》曰:掌秋敛皮,冬敛革。
又《地官下旅师》曰:凡用粟,春颁而秋敛之。(因时而施之,饶时而敛之。)委人掌敛野之赋,敛薪刍。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聚,敛。野赋,物之园囿,山泽之赋。凡疏材,草木有实者。凡蓄聚之物,瓜瓠葵芋御冬之具 ..
○贡举上
《周礼·地官》乡大夫之职曰: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以岁时入其书。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贤者,有德行者也。能者, ..
○贡举下
《唐书》曰:贞观中,诸州所举孝廉赐坐于御前,上问以皇王政术,及皇太子问以曾参说《孝经》,并不能答。太宗谓曰:"昔楚庄王议事,君臣莫逮,退而有忧色,曰:'诸侯能自得师者王,自谋而莫已若者亡。今不穀之不德,君臣莫吾逮,吾国几於亡乎?'朕发诏征天下俊异,才以浅近问之,咸 ..
○荐举上
《礼记·檀弓下》曰:赵文子知人,所举於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馀家。(管库之士,府吏以下官长所置也。举之於君,以为大夫士也。管,键也。库,物所藏。)
《礼记·杂记》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上以为公臣,曰:"其所与游僻也。可人也。"(言 ..
○荐举中
《东观汉记》曰:光武召邓禹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与邓弘俱客,苏弘称道之。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及。"上以禹为知人。上欲定河内,问禹曰:"诸将谁可守河内者?"禹曰:"寇恂文武备足,有牧民御众之才。"上乃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