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高适简介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
高适同卫八题陆少府书斋
知君薄州县,好静无冬春。散帙至栖鸟,明灯留故人。 深房腊酒熟,高院梅花新。若是周旋地,当令风义亲。
高适同群公登濮阳圣佛寺阁
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高适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
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高适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
良牧征高赏,褰帷问考槃。岁时当正月,甲子入初寒。 已听甘棠颂,欣陪旨酒欢。仍怜门下客,不作布衣看。
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
今日好相见,群贤仍废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绛叶拥虚砌,黄花随浊醪。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
高适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
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云从四岳起,水向百城流。 幽意随登陟,嘉言即献酬。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
高适宴郭校书,因之有别
彩服趋庭训,分交载酒过。芸香名早著,蓬转事仍多。 苦战知机息,穷愁奈别何。云霄莫相待,年鬓已蹉跎。
高适哭裴少府
世人谁不死,嗟君非生虑。扶病适到官,田园在何处。 公才群吏感,葬事他人助。余亦未识君,深悲哭君去。
高适古歌行
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高皇旧臣多富贵。 天子垂衣方晏如,庙堂拱手无馀议。苍生偃卧休征战, 露台百金以为费。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
高适送蔡山人
东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独未逢知音。识者阅见一生事, 到处豁然千里心。看书学剑长辛苦,近日方思谒明主。 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丈夫遭遇不可知, 买臣主父皆如斯。我今蹭蹬无所似,看尔崩腾何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