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高适简介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
高适赠别晋三处士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手持道经注已毕, 心知内篇口不言。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 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别时九月桑叶疏, 出门千里无行车。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
高适送杨山人归嵩阳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一二故人不复见, 三十六峰犹眼前。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山人好去嵩阳路, 惟余眷眷长相忆。
高适赠杜二拾遗
传道招提客,诗书自讨论。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 听法还应难,寻经剩欲翻。草玄今已毕,此外复何言。
高适部落曲
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老将垂金甲,阏支著锦裘。 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
高适渔父歌
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 良久问他不开口。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
高适寄宿田家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鬓白未曾记日月, 山青每到识春时。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客来满酌清尊酒, 感兴平吟才子诗。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今夜只应还寄宿, 明朝拂曙与君辞。
高适题李别驾壁
去乡不远逢知己,握手相欢得如此。礼乐遥传鲁伯禽, 宾客争过魏公子。酒筵暮散明月上,枥马长鸣春风起。 一生称意能几人,今日从君问终始。
高适画马篇
君侯枥上骢,貌在丹青中。马毛连钱蹄铁色, 图画光辉骄玉勒。马行不动势若来,权奇蹴踏无尘埃。 感兹绝代称妙手,遂令谈者不容口。麒麟独步自可珍, 驽骀万匹知何有。终未如他枥上骢,载华毂,骋飞鸿。 荷君剪拂与君用,一日千里如旋风。
高适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
君为东蒙客,往来东蒙畔。云卧临峄阳,山行穷日观。 少年词赋皆可听,秀眉白面风清泠。身上未曾染名利, 口中犹未知膻腥。今日还山意无极,岂辞世路多相识。 归见莱芜九十翁,为论别后长相忆。
高适平台夜遇李景参有别
离心忽怅然,策马对秋天。孟诸薄暮凉风起, 归客相逢渡睢水。昨时携手已十年,今日分途各千里。 岁物萧条满路歧,此行浩荡令人悲。家贫羡尔有微禄, 欲往从之何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