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开国功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
张九龄送杨道士往天台
鬼谷还成道,天台去学仙。行应松子化,留与世人传。 此地烟波远,何时羽驾旋。当须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张九龄初发道中寄远
日夜乡山远,秋风复此时。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 念别朝昏苦,怀归岁月迟。壮图空不息,常恐发如丝。
张九龄登城楼望西山作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张九龄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贵贱虽殊等,平生窃下风。云泥势已绝,山海纳还通。 忽叹登龙者,翻将吊鹤同。琴诗犹可托,剑履独成空。 畴昔尝论礼,兴言每匪躬。人思崔琰议,朝掩祭遵公。 作善神何酷,依仁命不融。天文虚北斗,人事罢南宫。 上宰既伤旧,下流弥感衷。无恩报国士,徒欲问玄穹。
张九龄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张九龄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彩斿。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
张九龄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无复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水去朝沧海,春来换碧林。 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沉。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张九龄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
栖宿岂无意,飞飞更远寻。长途未及半,中夜有遗音。 月思关山笛,风号流水琴。空声两相应,幽感一何深。 避缴归南浦,离群叫北林。联翩俱不定,怜尔越乡心。
张九龄杂诗五首
孤桐亦胡为,百尺傍无枝。疏阴不自覆,修干欲何施。 高冈地复迥,弱植风屡吹。凡鸟已相噪,凤凰安得知。 萝茑必有托,风霜不能落。酷在兰将蕙,甘从葵与藿。 运命虽为宰,寒暑自回薄。悠悠天地间,委顺无不乐。 良辰不可遇,心赏更蹉跎。终日块然坐,有时劳者歌。 庭前揽芳蕙,江上托微波。路远无能达,忧情空复多。 湘水吊灵..
张九龄江上
长林何缭绕,远水复悠悠。尽日馀无见,为心那不愁。 忆将亲爱别,行为主恩酬。感激空如此,芳时屡已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