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寒气重,胡关饶苦雾。
白雪昼凝山,黄云宿埋树。
连翩行役子,终朝征马驱。
试上金微山,还看玉关路。
作者
-
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即梁元帝(552年―554年在位),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皇帝。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母为阮令嬴。萧绎早年封湘东王,因病导致一眼失明。526年出任荆州刺史、使持节、都督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侯景之乱时,梁武帝遣人至荆州宣读密诏,授萧绎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行事。武帝饿死台城后,萧绎首先发兵攻灭自己的侄儿、河东王萧誉与兄长、邵陵王萧纶,并击退襄阳都督萧詧的来犯;之后再命王僧辩率军东下消灭侯景。552年侯景死后,萧绎拒绝返回建康的建议,于江陵即帝位。萧绎即帝位之后,派兵往益州消灭擅自称帝的弟弟、武陵王萧纪,同时也请求西魏出兵。此举给了西魏可趁之机,益州因此沦落敌手。554年,萧绎给西魏宇文泰写信,要求按照旧图重新划定疆界,言辞又极为傲慢。宇文泰大为不满,命令常山公于谨、大将军杨忠等率军五万进攻江陵。萧绎战败投降,不久为萧詧以土袋闷死,江陵“阖城老幼被虏入关”,后葬于颍陵。萧绎是一个爱好读书与喜好文学的君主,“四十六岁,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自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
简介
《骢马驱》是萧绎的边塞诗之一,写出了边塞征战的恶劣环境。尽管诗歌中这些描写只是作为一 种点缀,但还是为盛唐时期专写边塞异景的边塞 诗铺平了道路 。
注释
“朔方寒气重,胡关饶苦雾。白雪昼凝山,黄云宿埋树。”诗的前四句写景,使我们仿佛置身于朔方胡关,奇寒无比,雾气略带苦味,放眼望去,群山被白雪覆盖,好象凝固了一般晶莹透亮;到了夜晚,黄色的云团把树木都包围在其中。后四句写人、写行动,登山涉水,为国征 战。诗中一个“苦”字,虽说是形容雾苦,何尝不是驱马征战人的感觉?但为国征战,苦则苦 矣,而未尝气馁,还在驱马登山赶路,奔赴战场。这首诗格调并不高亢,但也没有消沉之气,而 是诉诸驱马者的感觉、味觉、视觉,写出了朔方的边塞风光,是边塞征战前夕的一幅图画,带给了我 们无限的遐想。
译文
朔方:郡名。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治所在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喻北方。
胡关:匈奴的关塞。
饶:富足,多。
苦雾:苦涩之雾。浓雾。
黄云:黄色的云气。黄尘;沙尘。
连翩:连续飞翔貌。连续不断。伶俜,孤独无依貌。
金微山: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耿夔、任尚等破北匈奴于此,北单于遂逾此山西走入康居。
玉关: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