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万古青未了,黛绿鬟云已倾倒。岂知太虚忽生白。

恍如长夜今复晓。紫阳仙翁见本根,白波开天馀浩渺。

胸中盘曲此高寒,曾梦肝肠倚天表。苍崖飞来天出巧,为护烟岚翠如扫。

万缕寒烟吹不举,静秀依依见娟好。此时先生一开轩,平生壁立今玉峭。

脚底游尘软更红,黑头扰扰谁为雄?临风回首三太息,安得置此冰壶中。

西山秀色千万重,一顾可洗浮云空。遥望飞泉驾远壑,中有一路开双松。

人间风日不到处,来访轩中雪翠翁。

作者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人,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1282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官。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再度征召,刘因以病拒绝。至元三十年(1293年),刘因病逝,朝廷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刘因是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元初北方理学大家,为理学由宋到明的过渡起了重要的作用。刘因初为经学,以朱熹为宗,但又不严守朱熹门户,在天道观方面,将生生不息的变化归之于“气机”,主张专务其静,不与物接,物我两忘。在为学方面,主张读书当先读六经、《语》、《孟》,然后依次读史、诸子,主张读书“必先传注而后疏释,疏释而后议论”。他的“古无经史之分”之说,对后来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产生过一定影响。
延伸阅读
  1. 归去来图
  2. 巫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