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尘浩无际,烈女难自全。妇人无九首,志欲不二天。
燕山翟氏女,既嫁夫防边。一朝闻死事,健妇增慨然。
生有如此夫,早寡非所怜。求尸白刃中,负土家山前。
事去哀益深,义尽身可捐。无儿欲何为?所依惟黄泉。
乡邻救引决,烈日丹衷悬。谁办节孝翁,重赋睢阳贤。
我昨过其乡,山水犹清妍。闻风发如竹,飘萧动疏烟。
千年吟诗台,峨峨太宁巅。为招冯太师,和我节妇篇。
作者
-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人,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1282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官。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再度征召,刘因以病拒绝。至元三十年(1293年),刘因病逝,朝廷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刘因是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元初北方理学大家,为理学由宋到明的过渡起了重要的作用。刘因初为经学,以朱熹为宗,但又不严守朱熹门户,在天道观方面,将生生不息的变化归之于“气机”,主张专务其静,不与物接,物我两忘。在为学方面,主张读书当先读六经、《语》、《孟》,然后依次读史、诸子,主张读书“必先传注而后疏释,疏释而后议论”。他的“古无经史之分”之说,对后来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产生过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