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作者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简介
    〔注释〕
    (1)这首通过对善恶报应之说的否定,揭示了善恶不分的社会现实,并决心固穷守节,流芳百
    世。深婉曲折的诗意之中,透露着诗人愤激不平的情绪。
    (2)有报:说是有报应。指善报。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
    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采薇(指野菜)而
    食,最后饿死。(见《史记?伯夷列传》)西山:即首阳山。
    (3)苟:如果。何事:为什么。立言:树立格言。《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
    (4)九十行带索:《列子?天瑞)说隐士荣启期家贫,行年九十,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
    安贫自乐。况:甚,更加。当年:指壮年
    (5)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
    据说积善有善报,
    夷叔饿死在西山。
    善恶如果不报应,
    为何还要立空言?
    荣公九十绳为带,
    饥寒更甚于壮年。
    不靠固穷守高节,
    声名百世怎流传?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