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

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明.李时珍著。 五十二卷。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000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10000余。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 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释名
台、医草、黄草艾蒿。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


释名
亦名消夫蓝、撤法即。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亦治惊悸。



气味
(茎、叶)苦、平、微寒 、无毒。

主治
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遍身痒。用茵陈煮浓汤洗 浴即愈。
疬疡风病(按:此 ..


释名
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

气味
吐、茎、根、子:苦、寒、无毒。
青蒿子: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
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 ..


释名
由胡、蒌蒿、蘩。

气味
(苗、根)甘、平、无毒。

主治
寒湿痹、恶疮癞疾、夏暴痢等。能杀河豚..


释名
亦名红、黄蓝。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疾兼腹内血气痛。用红花一两,分为四份。先取一份以..


释名
益母、益明、贞蔚、推、野天麻猪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质汗。

气味
(子)辛、甘、微温、无毒。(茎、叶)辛、微温、无毒。()微苦、甘、无毒。(根)甘、无毒。

主治..


释名
夕句、乃东、燕面、铁色草。

气味
(茎、叶)苦、辛、寒、无毒。

主治
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汤 ..


释名
金寄奴、乌藤菜。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
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 ..


气味
(苗、子、)甘、凉、无毒。

主治
吐血不止。用白鸡冠花,在醋中浸煮七次,取出,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送下。
便血。用、椿根皮,等分为末,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