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

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明.李时珍著。 五十二卷。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000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10000余。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 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释名
根名碎骨子。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叶)去烦热,利小便,消心。(根)堕胎、催生。



释名
亦名芩舌草、碧草、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蓝姑草。

主治
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
赤白痢。用鸭跖草 ..


释名
亦名露葵、滑菜。

气味
(苗)甘、寒、滑、无毒。

主治
流行性斑疮(斑疮很快传遍全身,疮中有白浆)。煮葵菜叶,与蒜齑合吃,有效。
瘘疮不合。先以温热的淘米水洗净 ..


释名
绿葡萄、五爪金、五爪龙、葡萄、玉葡萄、大接骨丹、赤葛、赤木通

气味
酸涩、有微毒。

主治
痈肿、狗咬。用见肿消捣烂敷贴。< ..


释名
戎葵、吴葵。

气味
(苗)甘、微寒、无毒、滑。()咸、寒、无毒。(子)甘、冷、无毒。

主治
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


释名
苦葵、苦菜、天茄子、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老鸦眼睛草。

气味
(苗、茎、叶、根)苦、微甘、滑、寒、无毒。

主治
去热少睡。用龙葵菜同米煮稀饭吃。..


释名
醋浆、革针、苦耽、灯笼草、虎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

气味
(苗、叶、茎、根)苦、寒、无毒。(子)酸、平、无毒。

主治
热咳咽痛。用酸浆草为末,开水送服。此方名
..


释名
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米布袋。

气味
苦、辛、寒、无毒。

主治
黄疸内热。用紫地丁研末,每服三钱,送下。
痈疽恶疮。用紫 ..


释名
羊泉、羊饴、漆姑草。

气味
苦、微寒、无毒。

主治
黄疸。用蜀羊泉的把,捣汁和服,三、五次之后,即可见效。
漆疮。用蜀羊泉捣烂涂搽。漆姑之名,由
..


释名
苦菜、泽败、鹿肠、鹿首、草。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腹痈有脓。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改酱五分,共捣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