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田五顷馀,才足共王租。
慈母八十四,发白牙齿疏。
服非帛不湲,半冬地裤褥。
食非肉不饱,杯案惟一蔬。
南陔孝子心,若何为安居。
方冬万木折,北风裂人肤。
冻死不敢言,长途走崎岖。
二百里见我,寒荄求吹嘘。
顾我正憔悴,念子空勤劬。
阙里有圣孙,佩服诗与书。
孜孜行仁义,阴德及焦枯。
三县十万人,其命绝而苏。
岂使八十老,旨甘不足欤。
慈母八十四,发白牙齿疏。
服非帛不湲,半冬地裤褥。
食非肉不饱,杯案惟一蔬。
南陔孝子心,若何为安居。
方冬万木折,北风裂人肤。
冻死不敢言,长途走崎岖。
二百里见我,寒荄求吹嘘。
顾我正憔悴,念子空勤劬。
阙里有圣孙,佩服诗与书。
孜孜行仁义,阴德及焦枯。
三县十万人,其命绝而苏。
岂使八十老,旨甘不足欤。
作者
-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天圣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直讲,“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官至太子中允。和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