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本草》,食疗专著,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品名下,注明药性(温、平、寒、冷),不载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单方,间或论及形态、修治、产地等。首载菠薐、胡荽、莙荙、鳜鱼等食蔬。尤以动物脏器疗法与藻菌类食疗作用之记载引人注目。所录食疗经验多切实际,药物来源广泛,充分顾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区性,为唐代较系统全面之食疗专著。原书早佚,敦煌曾有残卷出土,近代有辑佚本。
(一)牡狗阴茎∶补髓。〔证〕
(二)犬肉∶益阳事,补血脉,浓肠胃,实下焦,填精髓。不可炙食,恐成消渴。但和五味煮,空腹食之。不与蒜同食,必顿损人。若去血则力少,不益人。瘦者多是病,不堪食。〔嘉〕
比来去血食之,却不益人也。肥者血亦香美,即何要去血?去血之后,都无效矣。〔证〕
..(一)北人多食。南人食之,免为蛇虫所伤。和五味炒之,投酒中经宿。饮之,治筋骨急强中风。〔嘉〕
(二)又,角∶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生摩和水涂肿上及恶疮,良。〔嘉〕
(三)又,卒热闷,屑作末,研和少蜜服,亦治热毒痢及血痢。〔嘉〕< ..
(一)肉∶食之入山,虎见有畏,辟三十六种精魅。〔嘉〕
(二)又,眼睛∶主疟病,辟恶,小儿热、惊悸。〔嘉〕
(三)胆∶主小儿疳痢,惊神不安,研水服之。〔嘉〕
(四)骨∶煮汤浴,去骨节风毒。〔嘉〕
(五)又,主腰膝急疼,煮作 ..
(一)肝∶主明目,和决明子作丸服之。〔嘉〕
(二)又,主丹石人上冲眼暗不见物,可生食之,一如服羊子肝法。〔嘉〕
(三)兔头骨并同肉∶味酸。〔证〕
(四)谨按∶八月至十月,其肉酒炙吃,与丹石人甚相宜。注∶以性冷故 ..
(一)骨∶主痔病。作羹 食之,不与酒同食。〔嘉〕
(二)其头烧作灰,和酒服二钱匕,主痔。〔嘉〕
(三)又,食野鸟肉中毒,狸骨灰服之瘥。〔嘉〕
(四)炙骨和麝香、雄黄为丸服,治痔及 疮。〔嘉〕
(五)粪∶烧灰,主鬼疟。〔嘉 ..
(一)肉∶亦同麋,酿酒。道家名为“白脯”,惟獐鹿是也。余者不入。〔嘉〕
道家用供养星辰者,盖为不管十二属,不是腥腻也。〔证〕
(二)又,其中往往得香,栗子大,不能全香。亦治恶病。〔嘉〕
(三)其肉∶八月止十一月 ..
(一)肉∶补益人。食之令人强筋骨,志性粗疏。食之即觉也,少时消即定。久食之,终令人意气粗豪。唯令筋健,能耐寒暑。正月食之伤神。〔嘉·证〕
(二)脂∶可合生发膏,朝涂暮生。〔嘉〕
(三)头骨∶烧灰淋汁,去白屑。〔嘉〕
(一)肉∶味苦,微寒。压丹石,疗热闭血脉。虚人动风,不可久食。令人少子精,发宿疹。主疗人肾虚。肉发痰,若患疟疾人切忌食,必再发。〔证〕
(二)肾∶主人肾虚,不可久食。〔嘉〕
(三)江猪∶平。肉酸。多食令人体重。今捕人作脯,多皆不识。但食,少有腥气。〔证〕
..(一)肉∶益气补中,治腰脚。不与雉肉同食。〔嘉〕
(二)谨按∶肉多无功用。所食亦微补五脏不足气。多食令人弱房,发香港脚。〔嘉〕
(三)骨∶除虚劳至良。可煮骨作汁,酿酒饮之。令人肥白,美颜色。〔嘉〕
(四)其角∶补虚劳,填髓。理角法∶可五寸截之,中破,炙 ..
(一)肉∶主风狂,忧愁不乐,能安心气。〔嘉〕
(二)又,头∶ 去毛,煮汁以渍曲酝酒,去大风。〔嘉〕
(三)又,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狂癫不能语、不识人者,和酒服三升良。〔嘉〕
(四)皮∶覆患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