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本草》,食疗专著,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品名下,注明药性(温、平、寒、冷),不载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单方,间或论及形态、修治、产地等。首载菠薐、胡荽、莙荙、鳜鱼等食蔬。尤以动物脏器疗法与藻菌类食疗作用之记载引人注目。所录食疗经验多切实际,药物来源广泛,充分顾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区性,为唐代较系统全面之食疗专著。原书早佚,敦煌曾有残卷出土,近代有辑佚本。
(一)治消渴。又发诸风冷。(腹中冷病者不服。)有热者服之,亦不发病,即明其(菜)性冷。《本草》云“温”,未解。〔心·证〕
(二)又,消食,亦少下气。〔证〕
(三)九英菘,出河西,叶极大,根亦粗长。和羊肉甚美。常食之,都不见发病。 ..
(一)主咳逆下气。〔证〕
(二)其叶性温。用时捣之。治男子阴肿,生捣和醋封之。女人绵裹内,三、四易。〔嘉·证〕
(三)谨按∶子∶压作油用,亦少破气,多食发心闷。温。补中益气,通血脉,填精髓。
可蒸令熟,烈日干之,当口开。舂取米食之,亦可休粮。生食,止渴、润肺。〔证〕 ..
(一)患疸黄人,取根生捣,绞汁服之良。〔嘉〕
(二)又,利五脏,轻身。洗去脾胃间邪气,诸恶热毒。少食好,多食当冷气入筋中,即瘦人。亦能轻身健人,更无诸益。〔嘉〕
(三)彼处人采根作土黄 也。又,安中,利五脏,煮和酱食之。作羹亦得。〔证〕
(一)叶∶温。白∶平。主伤寒壮热、出汗;中风,面目浮肿,骨节头疼,损发鬓。〔证〕
(二)葱白及须∶平。通气,主伤寒头痛。〔证〕
(三)又,治疮中有风水,肿疼、秘涩∶取青叶同干姜、黄 相和,煮作汤,浸洗之,立愈。〔嘉·证〕
(四)冬葱最善, ..
(一)冷气人,可煮,长服之。〔心〕
(二)热病后十日,不可食热韭,食之即发困。〔嘉〕
(三)又,胸痹,心中急痛如锥刺,不得俯仰,白汗出。或痛彻背上,不治或至死∶可取生韭或根五斤,洗,捣汁灌少许,即吐胸中恶血。〔嘉〕
(四)亦可作菹,空心食之,甚验。此物炸熟,以盐、醋 ..